

近日,走進鐘山鄉(xiāng)紅豐家庭農場的火龍果種植區(qū),14余畝大棚連片鋪開,棚內翠綠的枝條間,臺灣大紅火龍果沉甸甸地垂在枝蔓間,果香四溢。
“這批是今年最后一批成熟果,單批次產量就有五千余斤。”農場負責人洪偉明介紹,現在成熟的品種主要是“臺灣大紅”,其憑借三大優(yōu)勢成為市場“香餑餑”:一是抗病易管,日常僅需修剪枝條、除草,極少有病蟲害,降低了種植難度;二是產量穩(wěn)定、果型周正,單果重半斤至一斤半,掛果均勻;三是清甜多汁、風味濃郁,果肉細膩無渣,適合各年齡段人群,尤其受中老年人喜愛。
除了品種本身的優(yōu)勢,今年火龍果品質再上新臺階,也離不開縣農業(yè)農村局的科技助力。“多虧農技專家的上門指導,我們升級了一系列智能種植設施,管護效率和果實品質明顯提升。”洪偉明指著大棚內的智能設備介紹,如今19個大棚已全面配備智能噴霧系統(tǒng)、水肥一體化系統(tǒng)和智能控制器系統(tǒng),實現了種植管護的智能化升級。
智能噴霧不僅能精準噴施農藥、葉面肥,夏季還能實現降溫增濕,為火龍果營造適宜的生長環(huán)境;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(tǒng)取代了傳統(tǒng)施肥方式,讓養(yǎng)分輸送更均勻,施肥效果事半功倍;而智能控制器系統(tǒng)則徹底告別了過去手搖開棚的繁瑣,“以前19個棚手搖開棚得花1個小時,手臂都酸得抬不起來,現在一鍵操作就能精準調節(jié)棚內溫度,省心又高效?!焙閭ッ髡f。
依托這套先進的種植技術,即便進入低溫季節(jié),火龍果仍可保持優(yōu)良品質,掛果期能延長至兩個月以上。“現在不少優(yōu)質果單果重量能超過1斤,皮薄肉厚、香甜爽口。”洪偉明表示,今年農場的火龍果總產量預計可達6萬斤,采摘期將持續(xù)至12月。
目前,農場的火龍果銷售渠道暢通且多元。一方面,針對散客推出采摘體驗游,讓市民游客感受采摘樂趣;另一方面,針對團體提供精品團購與禮盒定制服務。
責任編輯:熱作發(fā)展處
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4728號
